纪录电影家在澳门首映,历时7年拍摄

2025-08-07 09:13

编者荐语:《家在澳门》澳门首映后,一位朋友写的镜头背后的故事,感谢博主分享,转发与大家共同品味。


《家在澳门》:镜头背后的故事

12月10号那天晚上,澳门的夜空下,《家在澳门》这部片子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电影,它花了整整七年时间才打磨出来,就像是用时间和心血铸就的一部城市史诗。


图片

镜头下的变迁

说到这部电影,我特别喜欢《老巷新韵》这部分。 里面讲的是一个企业家如何让一家百年老店重新焕发光彩。 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砖瓦、斑驳的墙壁,在设计师的手下慢慢苏醒,仿佛从历史的长河中走了出来。 据统计,澳门这些年改造的老建筑超过30个,每一个都像是重生的凤凰,不仅留住了城市的记忆,还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种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普通人的非凡故事

影片里的人物,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比如那位“澳门设计第一人”,他用自己的才华把这座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还有那个教青少年粤剧的艺术家,她坚信传统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听说现在参与粤剧学习的年轻人增加了40%,这背后是无数像她这样的人默默付出的结果。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到自己小时候学东西时的坚持,真的挺不容易的。

专家眼中的成功实践

北京大学的张维为教授说得好,“一国两制”在这儿就是成功的典范。 自澳门回归后,人均GDP从1.6万美元涨到了8.7万美元,简直是个奇迹。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每个澳门居民的努力。 听着这些数字,再看看身边的变化,确实令人自豪。

纪录片的魅力

导演王利兵选择用纪实跟拍的方式讲故事,真的是非常高明。 电影里的场景那么真实,好像我们就在现场一样。 记得有一次看电影,看到主人公面对困难却依然坚强的样子,我也跟着流下了眼泪。 这种情感共鸣,才是好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展望未来

随着《家在澳门》即将在内地和澳门上映,它将架起一座沟通两地人民心灵的新桥梁。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都在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 答案或许就藏在这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电影里。 看完这部电影,我自己也在想,我们的文化瑰宝该如何更好地传递给下一代呢?


图片


总之,《家在澳门》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澳门发展的影片,更是一个关于爱与归属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片土地上的点滴进步。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紫荆路93号铭泰城市广场1106B
联系电话:0756-3369360
邮箱:2922036789@qq.com